未來,汽車後市場需要的是品牌而不是牌子
引子
从经济危机到经济复苏,汽车后市场随着从“混沌时代”向着“战国时代”走去。这种场面有点像前几年团购网站的“百团大战”,之后便只能剩下一些真正立得住的品牌。而对于汽车后市场来说什么样的品牌才能在未来的几年战国争霸中脱颖而出?
http://shanghai.auto.qq.com/a/20150427/057467.htm
我们来看看汽车后市场的现实环境
面对生死存亡的加工工厂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那些简单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开始慢慢转移到东南亚,印度,非洲等劳动力更廉价的地区,而这就意味着汽车后市场行业,以加工或者说没有技术壁垒的加工型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当然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前几年的很多加工型工厂开始了自己的品牌之路,然而殊不知品牌并不仅是他们所了解的形象包装或者形象升级就可以。做品牌不是简单的VI+SI,而是一套整体综合营销战略的应用。
凌波微步飘忽不定的市场运营商
运营商在以往的日子里一直都是最活跃的分子,不停地通过广告设计和包装极速推出一系列的产品品牌及服务品牌,最后导致的结果便是,各种同质化的产品品牌居然可以达到几千种,且还没有出现几家独大的情况,这绝非一种常态。若按成熟行业的“三法则”来衡量的话,汽车后市场的每个品类应该由三四家独大的品牌来占有所在行业的绝大部分市场。而现实中却是一片混战,终端消费者接触的品牌乱到让人窒息。
为“升级”而烦恼的终端实体店
“让装修沸腾起来吧!”这几年毫无疑问,终端实体店最大的关键词就是“装修”“店面升级”。随着新一轮的汽车后市场变革的开始,车主的“品味”也日益提高,那种破旧的店面服务似乎已经是没有办法再让我们的消费者买单,于是乎大家都开始搞起了“汽车会所”“汽车生活馆”“汽车养生馆”等等诸如此类的豪华装修。到最后突然醒来才发现,他们要做的是连锁而不是单一的个性店。等到真正要做连锁时才发现,如此豪华的装修根本没有复制的可能性,结果心疼了那笔高昂的设计费。待到中国的私家车保有量达到了每个家庭都有1.5辆时,有人还认为汽车这个东西依然是普遍的奢侈品吗?想想70年代的自行车,想想90年代的摩托车吧。不以体现专业化及可复制性的终端设计对于连锁来说都将是一种浪费。
时代新秀拼杀焦灼的电商运营者
天猫,京东,苏宁易购,易迅…随着电商平台的崛起,汽车终端实体店的非带服务性产品销售趋势成破冰之势急剧下降。虽然汽车后市场依然还没有像京东,苏宁易购等这样的行业性电商平台,但随着固有的电商平台开始变得综合化发展,几乎所有知名的综合性电商平台都具备了汽车用品这一栏目。而最头痛的则是由于价格的透明化,竞争几乎是一种赤裸裸的对比。而现有的机会则和终端实体店的轨迹类似,把那些网络产品及网络店面做一次全面的升级。将终端的一些实体店操作手段应用到网络店面。
小结
从上面四个板块我们不难看出,汽车后市场机会依然无比巨大,然而像以前那样“做牌子”的方式肯定是行不通的。我们的消费者需要的是忠实品牌,消费者希望能带着荣誉之心来享受我们的品牌。
如何才能做一个真正的品牌?
品牌是一个能让我们自豪而骄傲的东西,所以如果我们下定决心去做一个品牌,那么就请至少用10年的规划来实施,汽车后市场乃至中国正稀缺那些50年100年的自主品牌。一些取巧短打的方式将不再能赢得消费者的追随。
NO.01
做品牌,要了解产品与市场的定位关系
对于现在的汽车后市场来说,各类产品应该到了一个全面淘汰的阶段了。同质化,没有差异化的产品必然不会像以前那要存在着成百上千的林立在行业中。行业中不从产品自身特性而考虑的品牌不计其数。多数朋友乘着行业中没成型随即捞一笔,三五年后这个牌子便消失的无影无踪。随着行业的规范化,和产品及服务体系的透明化,产品本身及服务本身将决定着品牌的生存与发展。
而要从产品和服务本身去考量,对自身的定位非常关键。用句老套的话说“任何产品和服务都有其存在的理由”,而合理的定位将决定其如何在世人面前呈现。不要动不动就说要国际化,动不动就是顶级品牌,对于一个产品和服务来说要包装其一个形象可以有很多种,不是所有的形象一定是阳春白雪才能让世人接受。赵本山的下里巴人还是春晚不可或缺的栏目。
NO.02
做品牌,要有清晰的营销思路与战略体系
由于汽车后市场高端人才的稀缺,对应的能从营销到战略体系做整体规划的人员也是寥寥无几。大伙都是东借西凑,这里看到A家的点子,那里偷到了B家的方法,就这样一点点的摸索实验,其实这就像在做一个赌博游戏。没有整体性,不可预知未来是什么样,今天成功了一小步,感觉很了不起,明天丢了一大步,感觉很沮丧。
对于老一代的行业奠基人来说,未来让自己很吃力。要么吸引其他行业的高端人才介入,要么自己努力变的更专业更系统,不能再靠原有的一点点经验来墨守成规。而对于汽车后市场来说接下来要面对的挑战,不再仅仅是行业内的挑战,其他成熟行业的精英们迟早也会以破竹之势杀进来。
变,要使其变得更成熟;若不改变,那将必死无疑。
NO.03
做品牌,要有合适的广告形式与设计呈现
我们一些品牌商一到做形象设计和包装时,便满嘴的“高大上”。却殊不知自己才产品和服务并不是属于这一类型的。就如孙楠一个实力型歌手你硬是要说自己是偶像派的,最后还弄些偶像派的风格,搞得台下的观众怎么看怎么听都觉得怪怪的。最后还得不偿失。
广告形象的设计与包装,就是给我们的品牌穿衣服,重点在于适合。一个产品卖10元钱就不要轻易奢望他的风格像1万元的奢华效果。
比如:对于林志玲来说要把他塑造成“公主”、“女神”形象,这是很容易的事,但如果换了凤姐,那只会让自己和广告设计公司头疼一地,无法借势。同样,如果你硬生生要把赵本山大叔打造成一个国际范的企业家那就有点违势了,但赵大叔很容易就找到了自己的市场。“亲民”“乡村范”成就了他的经典!
对于品牌风格来说,有很多种,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那种,而不是盲目的“高大上”
NO.04
做品牌,要让战术和销售结合的更加紧密
很多朋友都会这样问,为什么我化了这么多的钱去做包装,做设计,做店面升级,而业绩效果依然不明显呢?如果说,你指望着一个品牌的简历简单的包装下就形成了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广告包装和设计呈现,永远都只是为了辅助与销售,如果没有在销售渠道,终端促销上做足文章的话,那一切的设计和包装不过只是空中楼阁,得名而不得利。
营销战略是品牌大方向,而渠道和促销才能让我们的产品最终落地,赢得消费者。
NO.05
做品牌,要建立管理系统来延续品牌的生命
良好的管理系统能把品牌,营销,战略,广告,设计,促销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品牌从一个阶段晋升到另一个阶段。不断的让品牌走入起点,而不至于走入品牌衰变拐点。当然,要做好品牌管理,并不是一个人轻易就能搞定的,需要一个品牌运营团队(一个由营销总监,运营总监,广告总监,销售总监等的有机整合)。
正如我们理解的那样“赢一次,靠战术;赢十年靠战略;赢一百年靠的是管理体系与管理制度”。
后语
真正的品牌之路漫长而又艰辛,但其中却集成了无穷的智慧与快乐!思索着,二三十年后依然有一个经久不衰的品牌屹立于人们的心中,那将是多么令人愉悦,满足!汽车后市场正在经历着“春秋战国”的磨练,真英雄才能笑到最后。